《漫话清高》教案

时间:2024-07-12 19:01:49
《漫话清高》教案

《漫话清高》教案
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漫话清高》教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《漫话清高》教案1

一、内容分析

1、按时间划分,文章可分为哪两部分?

2、清高的含义是什么?

3、 许由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?诸葛亮、汲黯、苏武、魏征、颜真卿、史可法的事例又说明什么?

4、陶渊明、林和靖、倪云林的例子说明了什么?

5、李白的事例说明了什么?

6、孟浩然的事例说明了什么?

7、通览全文,怎样的人才可成为清高?

8、作者认为“清高”在当代有什么积极意义 ?

二、体会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,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。

1、传说中第一个清高之人,恐怕要数许由了。据说唐尧要把天下禅让给他。

2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,清高曾是个褒义词。

3、诸葛亮……在后人心目中德高望重,近乎完人。

《漫话清高》教案

一、内容分析

1、按时间划分,文章可分为哪两部分?

一、古代清高的内涵

二、当代对清高的认识2、清高的含义是什么?

清 清白正直

高 孤僻孤高(遗世寂居的隐士)

3、许由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?诸葛亮、汲黯、苏武、魏征、颜真卿、史可法的事例又说明什么?

清高与显贵乃至富贵无缘 做官的人不能被评为清高

4、陶渊明、林和靖、倪云林的例子说明了什么?

说明了清高除有“清高”之实以外,还必须有才艺。

5、李白的事例说明了什么?

说明了清高除有“清高”之实以外,还必须有才艺。6、孟浩然的事例说明了什么?

古人评定清高的模糊

7、通览全文,怎样的人才可成为清高?

(1)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头上。

(2)清高与显贵乃至富贵无缘。

(3)清高还必须有才。

8、作者认为“清高”在当代有什么积极意义 ?

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,有点清高可使

人失意时获得心理平衡;

成功人士有一点清高可以使人清白正直,不利令智昏,这都有

利于社会稳定,和谐发展。

二、体会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,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。

1、传说中第一个清高之人,恐怕要数许由了。据说唐尧要把天下禅让给他

2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,清高曾是个褒义词。

3、诸葛亮……在后人心目中德高望重,近乎完人。

语言准确、严密

《漫话清高》教案2

一、教学目标:

1、了解“清高”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。

2、思考“清高”的当代意义。

二、教学重、难点:

1、弄清“清高”一词的内涵及评价标准的发展与变化。

2、讨论:新时代是否需要“清高”这种风范。把握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与阐述的观点。

三、课时安排:

一课时。

四、教学工具:

多媒体。

五、教学过程:

一)导入新课:随时代变迁,有些词汇的涵义不断改变。例如:在有些人眼里,“老实””成了“无能”的代名词;“单纯”成了“无知”的别名;我们今天来说说“清高”二字,不知你们如何解释它。(生议)

下面,我们来看学者金开诚是如何解说这个词的历史源流与文化底蕴的。

二)作者介绍:金开诚,男,1932年生,江苏无锡人。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。1955年北京大学毕业,历任北大讲师,副教授,教授,校务委员会副主任。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,教授,博导,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,中华文化院副院长,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。

三)自主、合作、探究:

1、自读感知:

1)读第一段,了解在古代清高的内涵。

明确:清高是个褒义词,“清”是指为人清白正直,不搞邪的,歪的,见不得人的勾当。“高”总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,或者可以解释为孤高。

2)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,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哪些清高人物的身影?

学生会想到:朱自清、陶渊明、孟浩然、海子等。

3)在作者看来,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身上,那些官场得志,商场得利,情场得意之辈一概被拒之于清高门外,那么,历史上还有没有清高之人呢?

请同学们读第2段—第7段。

①按要求,填表格。

类型人物原因引用目的作者的评价

清高之人许由有君临天下的能力和机会,却不屑为人君。说明“清高”与显贵无缘。遇明主而不思造福天下,此类清高不值提倡。

陶渊明、林和靖、倪云林有才艺可做官,却不做。

1、说明清高与富贵无缘。

2、须有才艺。这种清高是一种心性使然,而又有自身值得清高的资本,作者比较赞同。

非清高之人诸葛亮、汲黯、苏武、魏征、颜真卿、史可法因作官不被评为清高说明清高与富贵无缘。远非清高二字可比。

李白用世之心过于急切、缺乏恬退风度清高标准严格尽管李白不能算清高,但作者心目中李白有更值得推崇的地方。

孟浩然求援救世之心明显。清高标准模糊理应成为清高的样板。

②小结,要成为清高的样板,需要什么资本呢?

A、有才艺可以做官,却没有做官。

B、清高与富贵、显贵无缘。

不过,古人评定清高的样板是既严格又模糊的。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清高的样板,我们知道了:清高是一种不同于世俗、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范。

4)历史车轮滚滚前进,我们已步入市场经济时代,清高的命运如何呢?

读第8段,了解清高在当代的地位及价值体现。

①地位:清高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实际上并没有降低,未见疲软,反有坚挺之势。

②价值体现: 不能发财致富者:精神安慰

既富且贵者:没有坏处

2、合作探究:

有人说:时过境迁,清高无可奈何花落去。联系现实,你们说说:这是不是一种好现象,你认为现代社会还需不需要“清高”这种风范。

启发学生联系当前不好的风气:拉关系争名争利者,学术腐败之风,跪在马路边乞讨的大学生,思考哪些时候,哪些人物还需清高。

总结:几千年前,屈原高呼:举世皆浊我独清,举世皆醉我独醒。李白呐喊:自古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这些清高的典型甘于清贫,忠于信仰,冷漠诱惑,不畏牺牲,令人景仰。如今,那些官场得意,进而权钱交易,用人民赋予的权利谋一己之私利,这样的人应从清高中品一品清白,品一品孤高,也有一些暴富者,精神贫乏,也应从清高中品一品知识,才情。

3、发散实践:(仿句练习)

例句:我欣赏清高,因为它是淡泊自律的操守,是孤傲自尊的人生态度。

仿句:我 清高,因为它是

四)总结:清高不是高傲于云端的白鹤,而是山崖间孤寂生长的.青松。

《漫话清高》教案3

学习目标:

1.了解“清高” 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。

2.思考“清高” 的当代意义。

3.学习随笔的写法。

学习重点:

1.了解“清高” 的内涵。

2.当代人如何面对“清高”。

预习要求:

1、 音:勾当(goudang) 颍(ying)水 孤僻(pi)怪癖(pi) 禅(shan)2、 意:用世:出任官职 扬弃:保留和抛弃

3、 查询、了解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。

教具安排:

PPT文稿

教学过程:

一、 导入新课:

自我介绍:年纪较青,水平不高———清高

请学生为“清高”定义(学生一般无法准确表达)

让学生自由举例:古今中外“清高”之人(可以板书出来)

二、 自读课文:

解决所举人物是否算“清高”(PPT投影课题)

要求:三到(口到:念出声音来

手到:划出关键词、句来

心到:理解文章)

三问((PPT投影)

1、那些人物可以称为“清高”?

2、李白为什么不能算“清高”?

3、现代社会还要不要“清高”?

三、 检查预习:

1、PPT投影预习题1、2。

2、学生交流预习题3,了解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。

(PPT投影补充林和靖的“梅妻鹤子”及《园中山梅》、倪云林《渔庄秋隐》图、李白的坎坷仕途、孟浩然的《临洞庭上张丞相》)

四、 研读课文:

1、 解决问题1

1) PPT投影文中所有人物

2) 学生讨论归纳出“清高”人士(许、陶、林、倪)

3) 讨论么诸葛、汲、苏、魏、颜、史等不能算清高?(富贵)

4) 讨论陶、林、倪符合“清高”的什么条件?(才艺突出)

2、 解决问题2

1) PPT投影再次显示李白的坎坷仕途

2) 学生齐读课文第6节

3) 讨论李白不能称为“清高”样板的原因(“用世之心过于急切”)

4) 讨论孟浩然也不能被称为“清高”样板的原因

(除了清高标准的模糊,应该联系《临》诗强调孟浩然“用世之心极为明显”)

3、 学生归纳“清高”的标准(PPT投影)

不富不贵、才艺突出、不想做官

4、 对照标准,讨论学生课前举例的人物是否算“清高”。

5、 讨论“清高”的褒贬义。(可让学生查字典了解“清高”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:品德高尚、不同流合污”)

6、 学生讨论在现代社会我们还要不要“清高”(可以组织辩论)

7、 齐读课文第8节,了解作者的观点。(联系社会生活举例:穷人“清高”保持心理平衡;富贵之人“清高”就不会为富不仁。)

8、 联系《拿来主义》讨论现代社会对“清高”等古文化甚至外来文化的“扬弃”——批评性吸收。(举例:“纱窗”的功用)

五、 课内阅读:

王彬彬《清高》、顾玉《也谈清高》

六、 迁移练习:

根据课内阅读的两则文章,完成语言表达题(照下句的句法、修辞仿写2句):

清高不是高傲于云端的白鹤,而是山崖间孤寂生长的青松。

《《漫话清高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